蒿子粑粑
关于蒿子粑粑,与山有关。因为山上多蛇,因此,有口语“三月三,蛇出山,蒿子粑粑扎蛇眼。”一直流传至今。蒿子粑粑是张家界的传统小吃,每年农历三月初三,乡里家家户户都要做蒿子粑粑。
旧时候,山高林密的张家界毒蛇较多,时常伤人。为防蛇出山伤人,于是久居山林的祖先以艾蒿为主要成份的药物,拌上香甜食物诱杀山洞里的蛇,这种风俗叫扎蛇眼。随后,便有三月初三吃蒿子粑粑,进山劳作,出门办事,就不会遭遇蛇咬的传统。这种三月初三吃蒿子粑粑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。
我将蒿子粑粑分为两个派别,豪放型和细腻型。做豪放型的蒿子粑粑,相对简单。将采回的白蒿叶洗净,先置入碓码中舂撞,掏出来再洗清水,拧干,以此法除去蒿叶中大量墨绿色汁水和细毛,然后,将蒿叶切碎,与早先备好的糯米粉均匀拌加温水揉捏成圆形团子。再磨好拌好的黄豆、芝麻粉拌的糖芯子,包裹在揉捏好的圆形团子,裹上柚子叶,蒸熟便可食用。喜好咸辣的人,还可以将里面包上腊肉蒜苗馅、萝卜腌菜馅等,内容丰富,花样繁多,皆因人口味喜好而定。
细腻型的蒿子粑粑,便是将采回来的蒿叶与米粉搅拌,一起用石磨磨成粉,这种方法使得粑粑蒿叶香味更浓,粑粑的颜色更深沉,尤为可爱。